西药一
第一章
一、口服固体制剂的常用辅料
辅料概述
辅料亦称赋形剂,系指固体制剂内除去主药以外
一切附加物料的总称。口服固体制剂的常用辅料
填充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释放调节剂、其他辅料。
填充剂->粘合剂->润滑剂->崩解剂填充剂(稀释剂)
:主药 < 50mg,增加体积常用辅料 特性 淀粉 稳定、吸湿性小,但可压性差 顶胶化淀粉 可压性淀粉 糊精 常与淀粉、蔗糖配合使用 乳糖 性能优良,可压性好、流动性 无机盐类 碳酸氢钙、硫酸钙、碳酸钙 微晶纤维素(MCC)
干粘合剂
之称甘露醇 咀嚼片
,兼有娇味作用,价格高
山梨醇 价格低,也具有娇味作用 口诀
:淀粉糊能充饥,加糖
加盐
加味精
;粘合剂
粘合剂 特点 明胶 —————— 淀粉浆 廉价、性能较好 聚维酮(PVP) 吸湿性强、可溶于水和乙醇 聚乙二醇(PEG) —————— 甲基纤维素
(MC)水溶性较好
羟丙基纤维素
(HPC)可做粉末 直接压片
粘合剂羟丙基甲基 纤维素
(HPMC)溶于 冷水
羧甲基纤维素钠
(CMC-Na)适用于 可压性较差
的药物乙基纤维素
(EC)不溶于水
,但溶于乙醇口诀
:粘合纤维胶浆聚
长:名字最长,甲:溶于水
漫长冷
夜,甲乙反
目,直接枪毙
没有假崩解剂
系指促使片剂在胃肠液中迅速破裂成细小颗粒
的辅料。干淀粉
:适于水不溶性或微溶性药物低取代
基羟丙基纤维素(L-HPC)交联
羧甲基纤维素钠(CCMC-Na)交联聚维酮
(PVPP)羧甲基淀粉钠
(CMS-Na):高效崩解剂
泡腾
崩解剂:碳酸氢钠+有机酸
口诀:低焦锁定炮崩解
润滑剂
指本身没有粘性,而通过湿润物料诱发物料粘性的液体。
常见辅料:蒸馏水、乙醇。润滑剂:辅料,十二烷基硫酸钠(月桂醇硫酸钠)、硬脂酸镁(MS)、微粉硅胶、聚乙二醇类、滑石粉、氢氧化植物油等;
口诀:月下美人微微笑,唇边滑落植物油
释放调节剂
用于控制口服缓控制剂中的药物的释放速度和程度,
以确保药物以一定速度传输送到病患部位并在组织中或体液中维持一定浓度,获得预期疗效减小毒副作用。主要有骨架型、包衣膜型缓控释放高分子和增稠剂等。
骨架型释放调节剂
亲水性
凝胶骨架材料遇水膨胀后形成凝胶屏障控制药物的释放,常用有羧甲基 纤维素
钠(CMC-Na)、甲基纤维素(MC)、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聚维酮(PVP)、卡波姆、海藻酸盐、脱乙酰壳多糖(壳聚糖)等不溶性
骨架材料聚甲基
丙烯酸酯
(Eudragit RS,Eudragit RL)、乙基纤维素
(EC)、聚乙烯
、五毒聚氯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硅橡胶等生物溶蚀性
骨架材料动物 脂
肪、蜂蜡
、巴西棕榈蜡
、氢化植物油、硬脂
醇、单硬脂
酸甘油酯等;口诀:生辣子油
薄膜包衣材料
胃
溶型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HPMC)、羟丙
基纤维素(HPC)、丙烯酸树脂 IV 号、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聚乙烯缩乙醛二乙氨乙酸(AEA)等肠溶型
虫胶
、醋酸纤维素酞酸酯
(CAP)、丙烯酸树脂
类(Eudragit)(I、II、III 号或 L、S 型)、醋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琥珀酸酯(HPMCAS)、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酞酸酯
(HPMCP)等水不
溶型乙基纤维素
、醋酸纤维素等胃痛是病
虫胶酞酸,树脂前三
衣橱不进水增塑剂
增塑剂
(用于膜、胶囊)水溶性
:丙二醇
、聚乙二醇
、甘油(丙三醇
)增塑剂 非水性
:甘油三醋酸酯、乙酰化甘油三脂、邻苯二甲酸酯致孔剂
(释放调节剂)一般为水溶性物质,改善水不溶性薄膜衣的释药速度, 氯化钠、聚乙二醇(PEG)、蔗糖、表面活性剂
遮光剂 增加药物对光的稳定性, 二氧化钛
真蠢真俗
绿巨人,遮面孔
遮太阳
扩展知识
缩写 代表词 巧记方法 M 微甲基 min 甲字上半边 E 乙基 发音 H 羟 羟基 HO- P 丙基 屁股(饼) S 淀粉 —— C 羧 羧酸 - C
OOHL 低取代 Low 举例:
HPMC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EC
乙基纤维素
总结
类别 | 关键词及记忆方法 |
---|---|
填充剂(稀释剂) | 淀粉糊 能充 饥,加糖 加盐 加味精 |
润湿剂 | 蒸馏水(常用)、乙醇 |
粘合剂 | 粘合纤维胶浆聚 ,亲水性的纤维素(C) |
崩解剂 |
低焦锁定炮崩解 ,有前缀 |
润滑剂 | 月下美人微微笑,唇边滑落植物油 |
类别 | 关键词及记忆方法 | |
---|---|---|
骨架型调节释放剂 | 亲水性 | 纤维素(C) |
不溶性 | 丙烯(Eudragit)、乙烯、乙基纤维素(EG) | |
生物溶蚀性 | 生辣子油、蜡、脂/酯、油 | |
薄膜包衣材料 | 胃溶型 | 胃痛是病,纤维素 |
肠溶型 | 虫胶酞酸,树脂前三,酞酸酯(P)、丙烯酸树脂类(Eudragit) | |
水不溶型 | 衣橱不进水、乙基纤维素(EG)、醋酸纤维素等 |
类别 | 关键词及记忆方法 |
---|---|
增塑 剂 |
醇、真蠢 真俗 |
致孔剂 |
释放调节剂,绿巨 人,遮面孔 |
遮光剂 | 二氧化钛 |
着色剂 | 色素、色淀 |
芳香剂 | 芳香油、香精 |
甜味剂 | 阿司帕坦、蔗糖 |
二、口服散剂
口服散剂为散剂的一种,散剂系指药物或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
;
- 特点
细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易分散,起效快;
工艺简单、计量易控,便于幼儿老人服用;
包装、贮存、运输、携带方便;
中药散剂
包含各种粗纤维和不能溶于水的成分,完整保存了药材的药性
;注意:分散度大,对光、热、湿敏感的药物不易制成散剂;
- 分类
按药物组成数目 分类 |
1> 单散:一种药物,如蒙脱石散、口服酪酸棱军活菌散等;2> 复散:两种或两种以上,如复方胰酶散、复方磺胺嘧啶散等 |
按剂量 分类 |
1> 分剂量(内服):单独; 2> 不分剂量(外用):分取剂量; |
按药物性质 分类 |
1> 含液体 药物散剂:如蛇胆川贝散 、紫雪散;2> 含共熔 组分散剂:白避瘟散 3> 含剧毒 药散剂:九分散 |
质量要求
- 应粉碎,
口服
散剂应为细粉
; - 制备含有
毒性药
、贵重药
或药物剂量小
的散剂时,应采用配研法
混匀并过筛; - 含毒性的口服散剂应单剂量包装;
- 散剂中
可含或不含辅料
; 中药
散剂水分
含量不得过 9.0%
;- 除中药散剂外,105℃ 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
不超过 2.0%
;
包装与贮存
- 散剂的包装与贮存重点都在
防潮
; 复方散剂
包装应填满、压紧,以免在运输过程中因为密度不同而造成组分分层
,使散剂均匀性不佳;- 除另有规定外,散剂应
密闭贮存
,含挥发性原料或易吸湿性
原料药的散剂应密封贮存
。除防潮、防挥发性外,温度、微生物及光照等对散剂的质量均有一定的影响,应给予以重视;
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 真正的内服散剂一般为细粉,以便儿童及老人服用,
服药后不宜过多饮水
,以免药物过度稀释导致药效差等; - 口服散剂应
温水送服
,服用后半小时内不可进食
。对于温胃止痛的散剂
不需用水送服,应直接吞服
以利于延长药物在胃内的的滞留时间;
- 散剂处方举例
六一散 | 蛇胆川贝散 |
---|---|
甘草、滑石粉 主药 临床适应症:清暑利热,内服用于暑热身倦、口渴泄泻,小便黄少 | 蛇胆汁、川贝母 主药 临床适应症:清肺、止咳、祛痰,内服外用于肺热咳嗽,痰多 |
共同点:不含任何辅料成分
三、颗粒剂
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合制成的具有一定粒度的干燥颗粒状
制剂。颗粒剂既可以直接吞服也可以冲入水中饮服;
- 特点:
- 比散剂
稳定
(分散性、附着性、团聚性、引湿性小); - 服用
方便
(可天机娇味剂、着色剂),提高药物顺应性; - 进行包衣,具有防潮性、缓释性、肠溶性等;
防止
各成分由于力度或密度差异而产生的离析
;
分类
混悬颗粒
难溶性
固体药物与适宜辅料混匀制成一定粒度的干燥颗粒剂泡腾颗粒
含有 碳酸氢钠
和有机酸
,雨水可放出大量气体而呈泡腾状的颗粒剂肠溶颗粒
采用肠 溶材料
包裹颗粒或其他适宜方法制成缓释颗粒
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 缓慢地非恒速
释放药物控释颗粒
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 缓慢地恒速
释放药物
3.质量要求和包装贮存
粒度 | 不能通过 1 号筛与能通过 5 号筛的综合不得过 5% |
干燥失重 | ≤2.0% |
中药水分 | ≤8.0% |
特殊要求 |
溶化性 |
包装贮存 | 1> 袋装的包装材料一般选用双层铝塑复合膜;瓶装通常用玻璃瓶,塑料瓶;2> 颗粒剂吸湿性较强,除另有规定外,颗粒剂宜密封 ,至于干燥 处贮存,防止受潮 |
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 适宜于老年人和儿童用药以及有吞咽困难的患者服用;
肠溶、缓释、控释颗粒剂服用时应保证制剂释药结构的完整性
;- 可溶性、泡腾型颗粒剂应加温开水冲服,
切忌
放入口中用水送服; - 混悬型颗粒剂冲服如有部分药物
不溶解也应该一并服用
; 中药颗粒剂不宜用铁质或铝制容器冲服,以免影响疗效
;
四、口服片剂
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圆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固体制剂;
特点
骨架型调节释放剂 | 1)以片数为剂量单位,剂量准确、服用方便 |
---|---|
2)受外界空气、水分、光线等影响较小、化学性质更稳定 | |
3)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成本低、产量大,售价较低 | |
4)种类较多,可满足不同临床医疗需要,如速效(分散片)、长效(缓释片)等,应用广泛 | |
5)运输、使用、携带方便 | |
缺点 | 1)幼儿、老年患者及昏迷患者等不易吞服 |
2)制备工序较其他固体制剂多,技术难度更高 | |
3)某些含挥发性成分的片剂,贮存期内含量会下降 |
分类(必考点)
普通片 | 指将药物与辅料混合压制而成,一般用水吞服,应用最广。一般未包衣 的片剂多属此类 |
口腔崩解片 | 又称为口崩片,指在口腔内不需要用水 即能迅速崩解或溶解的片剂。一般由直接压片和冷冻干燥法制备,由冷冻干燥法制备 的口腔崩解片称口服冻干片 |
分散片 |
系指在水中能迅速崩解并均匀分散 的片剂,分散片中的药物应是难溶性 的,分散片可加水分散后口服,也可将分散片含于口中吮服或吞服 |
泡腾片 |
有碳酸氢钠和有机酸 ,遇水可产生气体而呈泡腾状的片剂。药物应是易溶性的,加水产生气泡后应能溶解 |
可溶片 | 临用前能溶解于水的非包衣片或薄膜包衣片剂 |
咀嚼片 |
干口腔中咀嚼后吞服的片剂。一般应选择甘露醇、山梨醇、蔗糖 等水溶性辅料作为填充剂和粘合剂 |
多层片 |
由两层或多层 (配方或色泽不同)组成的片剂,制成多层片的目的系避免各层药物的接触,减少配伍变化,调节各层药物释放、作用时间 等,也有改善外观的作用,可上下分层或里外分层 |
肠溶片 |
用于肠溶性包衣材料进行包衣的片剂。为防止药物在胃内分解失效、对胃的刺激或控制药物在肠道内定位释放 ,可对片剂包肠溶衣 |
缓释片 | 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缓慢地非恒速 释放药物的片剂。与相应的普通片剂相比,具有服药次数少、作用时间长、不良反应少的特点 |
控释片 | 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缓慢地恒速 释放药物的片剂。与相应的缓释片相比,血药浓度更加平稳 |
微囊片 | 固体或液体药物利用微囊化 工艺制成干燥的粉粒,经压制而成的片剂 |
制备中常见问题及原因
裂片
物料细粉
太多、塑性差,结合弱松片
粘性差
、压缩压力不足崩解迟缓 超过了《中国药典》规定的崩解时限; 增塑性物料或粘合剂使片剂的结合力过强
;崩解剂性能较差、片剂的压力过大
溶出超限 在规定的时间内未能溶解出规定的药量;片剂不崩解、颗粒太硬,药物的溶解度差 含量不均匀 产生原因:片重差异超限、药物的混合度差、 可溶性成分的迁移,小剂量药物更易出现
质量要求
项目 具体内容 硬度 > 50N 脆碎度 小于 1%为合格片剂 重量差异限度 1> 平均片重< 0.30g,差异限度为 ±7.5%;2> 平均片重 ≥0.30g,差异限度为 ±5.0%; · 1> 可溶片、分散片为 3min;
2> 舌下片、泡腾片为 5min;
3>普通片为 15min;
4>薄膜衣片为 30min;
5>肠溶衣片为 60min
(在 ph 6~8 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其他:口崩片为 60s,含片> 10min,糖衣片为 60min其他 小剂量的药物或作用比较剧烈的药物,应符合含量均匀度的要求 口诀:小三七,大三五
可分崩三分钟,舌下泡腾五分钟,扑通一下一刻钟,薄衣穿上半小时,肠子悔青一小时口服片剂的注意事项
不合理用药 | 1)只有刻痕片和分散片可掰开使用,其他如糖衣片、包衣片和缓释、控释片等则不宜分劈使用 |
---|---|
2)片剂粉碎或联合其他药物外用是不正确的,不仅对治疗无益处,且会增加药物的相互作用,危险性增加 | |
服药方法 | 1)肠溶衣片、双层糖衣片需整片服用,不可嚼服和掰开服用 |
2)部分缓、控释片剂的药物保持膜的完整性才能使药物按设定的速度和部位释放到达缓控释的目的 | |
3)所有的缓、控释制剂不要压碎或咀嚼 | |
4)有些药物由于本身性质原因不可嚼服,如普罗帕酮片 | |
服药溶剂 | 最好是白开水 |